通讯员 吴宇峥、毕忠宜
青衿之志展青春之力,履践致远促青春之成。这个寒假,人工智能学院(信创产业学院)依托“青力青成”社会实践品牌,在假期组织3056人,深入地震灾区、乡村社区、基层街道、企业单位、公益组织、高中母校等259个地方,开展2025年“返家乡”寒假社会实践活动,引导青年学子以青年力量、青年智慧、青年担当投身社会实践、挺膺担当,在身体力行中收获成长、贡献力量。
驰援灾区显大爱
1月7日,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.8级地震。计算机24305班学生米玛顿珠家住日喀则市岗巴县,距离震区200多公里,地震发生后,他与父亲第一时间加入当地的救灾物资运送志愿队,奔赴灾区救援。
一路看见绵延不绝的救援车队,米玛顿珠感慨道:“我真切体会到了‘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’的民族大爱。尽管我们的力量微薄,只要能为受灾群众送去一缕温暖,再多的疲惫与艰辛,都是值得的。”
志愿服务暖人心
由邹丽娜、马涛、袁欣、徐小雨等10余人组成“爱心”志愿队,穿梭于武汉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的各个诊区。他们精准指引患者前往检查室、取药窗口等关键位置,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往返奔波;主动上前搀扶行动不便的患者,细心代取药品,用温暖的笑容和细致的服务为患者提供帮助。
“每当看到患者因我们的帮助而展露笑颜时,我都深感这份工作的意义非凡。”来自软件24302班的邹丽娜如是说。软件24301班马涛也表示:“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在繁忙中保持耐心,在压力下展现担当,未来我将继续用行动传递温暖。”
工软24302班邵佳文寒假返乡后立即投身“爱心托管班”的志愿服务工作,用爱心和耐心,为孩子们辅导功课,一起做游戏。软件24302班刘礼泽化身所在社区的“小老师”,创新教学方法,将知识点融入趣味游戏,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,还组织了一场道德故事会,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
基层实干展担当
在河南漯河问十乡西师村,计算机24304班师子晗协助社区整理日常工作资料,运用专业特长为传统腊八节活动制作宣传文案,参与60岁以上独生子女扶助保障政策宣讲。“基层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执行,更需要智慧、耐心和同理心。”师子晗有感而发。
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五龙峪村,软件24306班任可颖承担了社区各类资料录入存档和卫生清洁工作,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新农保政策宣传。“希望能带动更多同学一起参与社区服务,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热情,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。”任可颖说。
计算机24304班马瑞婷寒假期间来到青海鑫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实习,协助公司会计整理监理资料。提及实践成长和收获,她说:“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在职场中非常重要,每一个数据、每一份文件都关系到项目的质量和安全。”
来自计算机24307班黄海帆在东莞市济民精密五金厂操作精密机床、参与产品的手工组装工作:“工业生产对精确度的要求超乎想象,也让我对‘工匠精神’有了更深的理解。” 黄若涵则寒假期间在肯德基餐厅负责顾客接待、点餐配餐和清洁工作,“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,我学会了如何保持专业态度和耐心服务,这些都将成为我未来职业生涯的宝贵财富。”黄若涵分享道。
职教宣讲助未来
人工智能学院(信创产业学院)学子自发组成数支“武职宣讲团”,他们怀揣热忱,重返高中母校,讲述各自在武职的成长点滴,让高中生们真切感受到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。
张智涵、周晓琴等人回到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,宣讲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特色、师资力量、核心课程、教学特色和就业前景,耐心解答学弟学妹们关于专业选择、校园生活等方面的疑问。张金黎、莫周楠、陈微微、周志豪等人也相约一起回到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,他们走进教室与学弟学妹们互动,通过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形式,分享高考备考经验和高效学习方法。
人工智能学院(信创产业学院)“青力青成”社会实践品牌始终坚持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做贡献、促成长”的目标,不断创新实践形式,丰富实践内容,引导青年学子用心体悟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的深刻内涵,在服务社会中受教育,在基层历练中长才干,在奉献社会中作贡献,在实践淬炼中促成长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深化“青力青成”品牌建设,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(审核:肖伟)